搜索
收藏
安徽合肥蜀山區:多措并舉推進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時間:2025-09-18 來源:安徽學習平臺 作者:
近年來,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緊緊圍繞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著力探索以高質量理論宣講凝聚干群精氣神、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路徑方法,努力提升“誰來講”的廣泛性、“在哪講”的覆蓋面和“怎么講”的精準度,全力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見行見效。目前,全區共有各類宣講團(隊)58支,先鋒宣講團團長陳相珍獲評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榮獲省市理論宣講示范基地、先進集體6個,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視總臺多次宣傳報道。
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陳相珍在紅色口述史館開展宣講。
建強多層次宣講隊伍,提升“誰來講”的廣泛性
樹立“人人都是宣講員,處處都是宣講地”的“大宣講”理念,整合體制內外資源力量,打造層次豐富、覆蓋廣泛的共講共話新格局。
領導干部帶頭講。組建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理論宣講隊伍。區領導帶頭到包聯鎮街、分管部門宣講,各單位黨組織負責人結合分管行業、包聯片區宣講,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層層抓宣講的濃厚氛圍。
各行各業參與講。挖掘、培育、使用各領域優秀人才,整合組建19支特色宣講隊,用“小切口”反映“大主題”、“小故事”闡釋“大道理”,讓群眾在“身臨其境”“感同身受”中產生共情,形成“老同志講情懷、科學家講奉獻、先進模范講事跡”的生動局面。如“卓見”企業家宣講隊深入上下游企業、共建合作單位,宣講產業故事、企業故事,提振發展信心。
選才育苗競賽講。以賽促學、以賽促講,健全宣講人才選拔機制,充實宣講“人才庫”,每年舉辦“微宣講”“書記講黨課”“思政微課堂”系列比賽,選拔一批“懂理論、知群眾、會宣講”的優秀人才。
蜀山區科技宣講團暨“科學家講壇”進校園。
筑牢立體式宣講陣地,拓寬“在哪講”的覆蓋面
基層理論宣講的對象是人民群眾,人民群眾在哪里,我們的價值引導就在哪里。面對全區百萬人口的區情實際,通過整合、融合、聚合陣地資源,推動理論宣講嵌入實體、跟進網絡,形成線上線下全覆蓋、宣講陣地零距離。
一是夯實“家門口陣地”。整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黨群服務中心、小區睦鄰點、公共文化空間、商業街區(樓宇)等各類資源,貫通基層理論宣講主渠道,構建群眾家門口宣講陣地。如三里庵街道“庭院宣講”場所,成為小區居民聆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好去處”。
二是打造“特色化陣地”。依托轄區紅色資源,打造“紅色口述史館”“‘兩彈一星’精神紀念館”“蜀山好人館”“淠河路紅色文化一條街”等沉浸式宣講陣地;立足科創載體,搭建面向科技創新戰線和科技工作者的宣講平臺。如硅谷大廈“蜀山光合大講堂”,成為科技人才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的“聚集地”。
三是搭建“新媒體陣地”。借助“蜀山發布”政務微信號等新媒體矩陣平臺,策劃專題融媒產品,設立“微實踐”“微人物”“微活動”等專題,常態化推送優質宣講內容,使黨的創新理論“聯網上線”。推出的“新質生產力蜀山行”專題宣講,累計閱讀量超20萬人次,成為深受廣大網民喜愛的“云課堂”。
蜀山區科技宣講團走進“科大硅谷”蜀山園硅谷大廈。
夯實分眾化宣講模式,增強“怎么講”的精準度
分眾化是提高宣講針對性、實效性的基本途徑。蜀山區充分發揮宣傳宣講“凝聚人心、鼓舞士氣、推動發展”的強大作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開展分眾分類互動宣講。
在重大主題宣講上,按照省委、市委統一部署,開展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文化思想等主題宣講,引導全區廣大干群深刻認識新時代黨和國家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鼓舞干事創業激情,實現黨的創新理論宣傳“高度”與“溫度”的統一。
在紅色主題宣講上,依托紅色展館、紅色文化街區,組織老英模、老戰士開展系列宣講。如全國理論宣講先進個人陳相珍同志的“淠河東路英雄多”、中國好人陶文駒同志的“老陶紅色故事匯”等圈粉無數,讓廣大群眾在聆聽紅色故事中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汲取奮進力量。
在科技創新宣講上,用好科創資源稟賦,緊扣區委“全域科創”發展戰略,成立科技宣講團,跟進推出“帶露珠”“冒熱氣”的“科創宣講大餐”,把“教室”搬到科技創新、產業創新一線,圍繞“何為新質生產力”“我們怎么干”等開展宣講,助力科創企業穩步成長,助推“全域科創”戰略深入實施。
在文明新風宣講上,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干部群眾提高文明素養,弘揚文明新風。勞模宣講團深入工地園區宣講創新創造奮斗故事,讓“尊崇勞模、爭當先進”蔚然成風;“好人”宣講隊講述群眾身邊的榜樣故事,助力“好人之區”城市氣質深入人心。
蜀山區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巡回微宣講。
責任編輯:馬 靜
執行編輯:吳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