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安徽潁上:創新“四堂教育”,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深入基層
時間:2025-09-17 來源:安徽學習平臺 作者:李軍
近年來,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積極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深入基層、走進群眾、潤澤人心,有效打通宣傳教育與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資料圖
潁上縣整合“潁淮大講堂潁上分講堂”“一線課堂”“先鋒講堂”等教育平臺,分層次舉辦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培訓班。深入推進“十百千萬”五線宣講模式,開展“舉旗幟?送理論”宣講3000余場。300余名基層黨委書記、黨總支書記通過“田間黨課”“小巷講堂”“文化廣場”等平臺,將課堂搬到現場和群眾身邊,常態化開展宣講活動,用群眾身邊典型普及黨的創新理論,實現“舉旗幟”有新高度、“送理論”有新作為。
組建“草根講堂”開展分眾宣講,用鄉土語言回應群眾關切。4300名村嫂發揮政策法規“宣傳員”、村居環境“監督員”等“六員”作用,用鄉音傳黨音,解答新問題,激活基層宣傳“神經末梢”。80余名“夕陽紅志愿者”“五老志愿者”開展“百姓故事進農村、進社區、進校園”活動,將社會公德、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等內容故事化,弘揚重禮崇德的社會風尚?!皸顐魑涔ぷ魇摇背蓡T、好人模范等將黨的理論與群眾語言相結合,融入感人故事,讓創新理論深入人心。100余名鄉賢達人用“身邊事”解讀“大政策”,用“小故事”闡明“大道理”,積極發揮調解糾紛作用。民間藝人自編自演《中國大變化》《精準扶貧》等快板、琴書作品,走村串戶義務宣講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各鄉鎮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黨群活動中心、遠程教育廣場等陣地,聚焦群眾需求,因地制宜盤活文化廣場,打造理論宣講“戶外課堂”。各級志愿服務隊緊扣傳統節日、重大紀念日等節點,通過文化、科技、衛生、普法、安全等下鄉活動,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演出形式實現情景交融,提高宣講滲透力和親和力。同時,將黨的創新理論嵌入文化產品,創作推出歌曲《黨旗》《南湖紅船》、小品《新農人新追求》、花鼓燈歌舞、快板、三句半等作品,讓理論傳播既有意義又有意思。
潁上縣開辦“空中學堂”擴大宣傳聲勢,利用潁上新聞網、“潁上文明”等平臺定期推送時事政治信息,培育群眾愛黨愛國、崇德向善的價值認同。通過遠程教育網、“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安徽干部教育在線、鄉村大喇叭等渠道,進行空中、掌上、指尖傳播,教育引領廣大干群愛黨愛國,自覺傳承美德、遵守公德。推出黨的二十大藝術化宣講網絡直播,利用“潁上發布”“TV潁上”等平臺開設專欄《知識點!黨的二十大報告一起學》,推送線上知識競賽,累計發布60多期,瀏覽量達上萬人次。
潁上縣通過“四堂教育”創新實踐,有效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深入基層、服務群眾,營造了良好的學習宣傳氛圍。
責任編輯:馬 靜
執行編輯:吳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