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阜陽之變因“不變”
時間:2025-09-02 來源:安徽時評 作者:高俊翔 劉晴晴
時光如刀,鐫刻的不僅是發展的年輪,更是每一個不曾虛度的晨昏。歲月無痕,卻留下奮斗者的足跡,為時代變革作出最清晰的注腳。
2020年8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安徽省阜陽市考察。5年來,阜陽市牢記囑托,感恩奮進,以“一心一意謀發展”的決心、“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定力、“一以貫之抓落實”的韌勁,將“囑托清單”變為“發展答卷”。
5年間,阜陽市加快實施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投資16.59億元的重要行蓄洪區建設工程,已累計完成投資12.2億元。改善蒙洼蓄洪區群眾生產生活,遷建安置9109戶33216人;投資31億元完善蒙洼道路、電力、水利等基礎設施;發展適應性農業,阜南芡實、橄欖蟶蚌、蓮藕等獲評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曾經的“蒙洼蓄洪區”成為“網紅打卡地”,四里湖的百鳥翔集、中崗鎮的油菜花海、黃崗的柳編工坊吸引游客紛至沓來。
“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動貧困地區走向全面振興”“多種糧種好糧,為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力量”,始終是阜陽這座“農業大市”的發展主線。2024年,全市糧食生產實現“二十一連豐”,糧食播種面積、總產均居安徽省首位。
“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市”成為阜陽市的又一名片。2024年,新能源和節能環保、新材料產業產值(營收)分別達600億元、750億元。
阜陽重新審視自身的“區位定位”,發揮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樞紐優勢,構建起“支撐阜陽、帶動皖北、呼應合肥”、鐵公機水“四位一體”的現代綜合交通物流體系和對外開放平臺,堅持以賽事、音樂、人文、美食等“引客入阜”,斑馬音樂節、阜陽馬拉松火爆網絡,“到阜陽去”成為熱詞。
以開放姿態擁抱世界,成功舉辦阜洽會首屆RCEP企業家合作會議,RCEP企業家合作會議及新能源行業理事會秘書處永久落戶阜陽。2024年,全市實現進出口總額139億元,實際利用外資4.5億元,居全省前列。
阜陽之變,因其“不變”。
初心不改。發展的意義,從來不是冰冷的數字增長,而是讓每個普通人都能感受到時代的溫度。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阜陽就抓住什么、推動什么。正是“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的初心不改,繪就從“水患之憂”到“民生之暖”的發展畫卷。
決心不變。從“農業大市”到“制造強市”、從“內陸腹地”到“開放前沿”的突圍,是“敢闖敢試”“不破不立”的決心驅動。戰勝水患、重建家園,鍛造阜陽人自強不息的品格,靠著“不躺平”的骨氣和努力、“求突破”的信心和決心、“開新局”的勇氣和魄力,破頑疾、解難題,在變革中贏得主動,在轉型中實現超越。
恒心不移。阜陽的躍升,源于“心無旁騖”的恒心堅守。全市以建設“十個區域性強市”為戰略支撐,心無旁騖謀發展,腳踏實地干事業,實現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的精彩蝶變。其發展昭示,唯有保持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才能在百舸爭流的競爭中贏得主動;唯有堅持久久為功、善作善成,才能把美好藍圖轉化為生動現實。
淮水湯湯,奔騰昂揚;潁州氣象,日新又昌。阜陽,在高質量發展的浪潮中奮楫爭先,以求新、求變、求質的誠意,在皖北大地上書寫新時代的奮進篇章。
責任編輯:李明娥
執行編輯:高俊翔